数字农科院2.0

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惠君;陈孝;林志珊;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P.J.Larkin;P.Banks;R.Appels;B.Clarke;R.I.S.Brettell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大麦黄矮病毒;中间偃麦草;易位系;互补DNA分子探针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ISSN: 1006-9240

年卷期: 1991 年 01 期

页码: 36-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迄今在普通小麦中还未发现抗性材料.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发现在小麦族中有13个种具不同程度抗性.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衍生物无芒中4和TAF46及由TAF46育成的小麦附加系L_1均高抗黄矮病.以L_1为抗源,采用CSph突变体和组织培养诱导分别育成了抗病的易位系119880和119899.资料表明其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所控制.筛选出pEleAcc3和pPJN8(E_1-T_1)两个互补DNA分子探针,可探测出在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中间偃麦草DNA,在Southern杂交中,中间偃麦草及其衍生物的DNA清晰显示出小麦DNA所缺乏的一条特异带,通过比较其相对深浅程度可判断易位系所获的外源染色体片断的大小,作为黄矮病抗性的选择标志.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源于L1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的特异PCR标记及辅助育种的研究. 张增艳,辛志勇,陈孝,王晓萍,刘景芳,杜丽璞. 2002

[2]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44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张增艳,辛志勇,陈孝,钱幼亭,林志珊,徐惠君,马有志. 2000

[3]用分子标记定位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 张增艳,辛志勇,马有志,陈孝,徐琼芳,林志珊. 1999

[4]用光生物素标记大麦黄矮病毒cDNA探针. P.M.Waterhouse,周广和,王立阳. 1988

[5]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 聂道泰,胡适全,朱立煌,胡含,贾双娥,庄家骏,钱幼亭,周广和. 1995

[6]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NBL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赵丹,李宁,张增艳,黄茜,赵继荣,陈亮,黄占景,辛志勇. 2009

[7]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 聂道泰,胡适全,朱立煌,胡含,贾双娥,庄家骏,钱幼亭,周广和. 1995

[8]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DPK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张增艳,刘艳,辛志勇. 2009

[9]组织培养与普通小麦异源位系选育. 徐惠君,辛志勇,刘四新,陈孝,杜丽璞. 1996

[10]应用GISH与STS标记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端体系. 崔志富,林志珊,辛志勇,唐益苗,张增艳,卢勤. 2006

[11]麦蚜传毒相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小麦的遗传转化.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12]BYDV-GPV与GAV混合侵染蚜传专化性研究.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13]大麦黄矮病毒的冰核活性与作物霜冻的关系. 朱红,孙福在. 1994

[14]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钱幼亭,梁影屏. 2002

[15]麦二叉蚜传播BYDV-GAV传毒相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王锡锋,周广和. 2005

[16]大麦黄矮病毒的冰核活性与作物霜冻的关系. 朱红,孙福在. 1994

[17]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初步筛选. 王晓萍,张增艳,张群宇,刘耀光,辛志勇. 2002

[18]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辛志勇,肖世和,林志珊,徐惠君,杜丽璞,钱幼婷. 1998

[19]RNAi介导的小麦抗BYDV转基因小麦研究. 王锡锋,刘艳,周广和. 2007

[20]携带抗黄矮病基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 2Ai-2特异的分子标记(英文). 张增艳,辛志勇,林志珊,陈孝,王晓萍.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